1. 福建省茶葉面積
福建產茶最多是福建安溪。
福建是中國的茶葉大省,從古雷灣畔到玉女峰下,從太姥山巔到汀江河畔,茶鄉(xiāng)一個接一個,茶山一座連一座。據福建茶葉網購第一平臺“天涯茶吧”的負責人介紹,福建安溪創(chuàng)下了中國內地縣級茶園總面積、年茶葉總產量、涉茶總產值、銷售渠道、茶葉從業(yè)人口、受益人口、農民從茶葉中的收入比例等多項全國第一。
2. 福建茶葉產值
福建盛產茶葉,有很多地方都生產優(yōu)質茶葉,其中最出名的有以下幾類:
一是安溪鐵觀音,產地泉州安溪縣,鐵觀音發(fā)明于1725—1735年,是烏龍茶的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fā)酵茶類,其品質特征是:茶條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
安溪鐵觀音中的錳、鐵、氟以及鉀、鈉含量高于其他茶葉,其中尤以含氟量高名列各茶類之首,對防治齲齒和老年骨骼疏松癥效果顯著;在茶類中居前列。硒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體抵御患病,抑制癌細胞發(fā)生和發(fā)展;
二是武夷巖茶,產地為武夷山市;武夷巖茶歷史悠久,屬“葉紅鑲邊”半發(fā)酵烏龍茶,品目繁多。據調查,僅山北慧苑巖便有名樅800多種,主要有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四季春、萬年青、肉桂、不知春、白牡丹等等。
而最負盛名的當數大紅袍。武夷巖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窮。特點:甘、清、香,色澤綠褐鮮潤,茶湯呈深橙黃色,茶性和而不寒,沖泡五六次后余韻猶存。
三是茉莉花茶。主要產區(qū):福州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學名為Jasmineofficinale,科名是木犀科,有“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
茉莉花茶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茉莉花茶使用的茶葉稱茶坯,多數以綠茶為多,少數也有紅茶和烏龍茶。
四是白茶,產地主要為寧德市的福鼎和周寧;
福鼎白茶,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主要品種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具有白茶性清涼,消熱降火,消暑解毒等特點。
2004年6月,原國家質監(jiān)總局正式批準“福鼎白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質特點性清涼、消熱降火、消暑解毒,地理標志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
五是白芽奇蘭,產地是漳州平和。白芽奇蘭茶,福建省平和縣農業(yè)局茶葉站和崎嶺鄉(xiāng)彭溪村科技人員聯合從地方茶樹群體品種中單株選育成功的珍稀烏龍茶新良種,灌木型,中葉種,新梢白毫明顯,樹勢中等,樹冠半開張,分枝較稠密,著生部位較低。越冬芽萌發(fā)于3月下旬初,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初可采制,平和年芽梢可抽長四輪左右,有效生長期215-230天;育芽能力強,持嫩性強,產量較高,成年茶園年產干毛茶300至500kg。白芽奇蘭茶的采制考究,工藝精細。
六是綠茶,出名的是泉州市南安的石亭綠茶,石亭綠產于福建省南安市豐州鎮(zhèn)的九日山和蓮花峰一帶。南安石亭綠,又名石亭茶,系炒青石亭綠茶,以具有“三綠三香”的品質風格而著稱。它外形緊結,身骨重實,色澤銀灰?guī)ЬG,湯色清澈碧綠,葉底明翠嫩綠,是為集“三綠”之美;滋味醇爽,香氣濃郁,似蘭花香,又似綠豆及杏仁等香氣,譽為“三香”。
歡迎大家添加。謝謝!
3. 福建省茶產業(yè)情況
長得快,茶樹對土壤的酸堿度很敏感,它只生長在酸性的土壤中只要在土壤中控制好這個酸性,就可以使茶樹長的快而且福建的溫度也不是很高,潮濕度比較高而已,就適合茶樹的生長,福建茶的溫度大概是在20至30度,是最適合它生長的,福建最出名是巖茶,生長在巖石上
4. 福建省茶葉面積多少畝
根據政府第三次人口普查信息公布,福建全省耕地931993.49公頃(1397.99萬畝),位于年降水量800mm以上(含800mm)地區(qū),一年三熟。其中,水田790507.24公頃(1185.76萬畝),占84.8%;水澆地31847.15公頃(47.77萬畝),占3.4%;旱地109639.10公頃(164.46萬畝),占11.8%。南平、三明和龍巖3個地市耕地面積較大,占全省耕地的51%。
全省耕地按坡度劃分,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23907.69公頃(485.86萬畝),占全省耕地的34.8%;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31169.76公頃(346.76萬畝),占24.8%;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45100.96公頃(367.65萬畝),占26.3%;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87845.25公頃(131.77萬畝),占9.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43969.83公頃(65.95萬畝),占4.7%。
全省耕地中,有灌溉設施的耕地822354.39公頃(1233.53萬畝),比重為88.2%,無灌溉設施的耕地109639.10公頃(164.46萬畝),比重為11.8%。
5. 福建省茶園面積
據福建省農業(yè)廳統(tǒng)計,2008年,福建省茶葉總產量達24.73萬噸,占全國的19.2%,位居全國第一位;毛茶產值約70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單產每畝99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0.2%。其中烏龍茶產量占全國85.7%;茶園種植面積260萬畝,占全國10.5%,居全國第二位。
截至去年底,福建擁有大小茶葉初、精制加工廠8000多家,國家龍頭企業(yè)2家,省部級龍頭企業(yè)26家,獲省名牌產品55個,中國名牌產品或名牌農產品6個,9個產品獲中國馳名商標。
去年福建茶葉出口量約2.3萬噸,特別是烏龍茶、白茶等特種茶類在國際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
6. 福建茶產量
從茶葉產量來看的話是福建取勝。
茶葉按照發(fā)酵程度一般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和黑茶六大類。綠茶,為不發(fā)酵茶,有干茶綠,茶湯綠,葉底綠的“三綠”特點。
我們從品質看,就拿中國十大名茶來說,安徽省有三個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和祁門紅茶,福建省有兩個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巖茶,其他省最多一個。
7. 福建省茶葉分布
茶葉的生長與分布、質量高低與地理環(huán)境密不可分,而福建為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地理氣候優(yōu)勢突顯,從南到北,約在北緯23與28之間,氣候溫和濕潤,光照、降雨充沛,遍布山地和有機土壤,高山云霧氣候常見,植物種類最豐富,十分亦是茶樹生長,從而使得茶葉品種豐富。
8. 福建省茶葉面積有多大
福建泉州安溪創(chuàng)下了中國內地縣級茶園總面積、年茶葉總產量、涉茶總產值、銷售渠道、茶葉從業(yè)人口、受益人口、農民從茶葉中的收入比例等多項全國第一。
福建省氣候地理條件優(yōu)越,是一個多茶類產區(qū),有著一千多年的茶葉歷史。所產茶葉涵蓋多個領域,如鐵觀音、大紅袍、白毫銀針、茉莉花茶、政和紅茶、武夷巖茶等皆產自福建。
9. 福建省茶葉面積排名
1:鐵觀音,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fā)明于1725-1735年間。發(fā)源于安溪縣西坪鎮(zhèn)堯陽山麓(王說)。屬于烏龍茶類
2: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產于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3:福建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fā)酵茶,優(yōu)良品種有鐵觀音、本山、黃金桂,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
4:大紅袍,產于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yōu)異。中國特種名茶。